壁葬:節能生態的現代殯葬方式
壁葬是一種將骨灰安置於壁葬牆內的方式,具有節地、改善環境、改變觀念等優點,是一種進步的殯葬手段。
壁葬牆


壁葬牆類似於普通牆體,但更厚,表面分佈著井字形格位,尺寸比骨灰盒稍大。骨灰盒放入格位後,以石材封口,石材表面可作為墓碑,記載逝者姓名和生卒日期。
壁葬種類
壁葬主要分為四種:室外壁葬、骨灰廊壁葬、室內壁葬、數字壁葬。
室外壁葬
室外壁葬將骨灰安葬於室外壁葬牆內,是較為常見的壁葬方式。
骨灰廊壁葬
骨灰廊壁葬將裝有骨灰盒的設施放置於連廊式骨灰牆內。
室內壁葬
室內壁葬將骨灰安葬於室內壁葬牆內,通常位於佛塔內,也稱「塔葬」。
數字壁葬
數字壁葬是一種數字科技殯葬方式,採用與室內壁葬類似的安葬方法,但使用了數字科技等新技術。
壁葬格位
壁葬格位分為單穴和雙穴兩種,尺寸不同,單穴為 0.2 平方公尺,雙穴為 0.4 平方公尺。
壁葬選擇
選擇壁葬格位與購買房屋相似,一二層受採光和祭掃便利性影響較少,三四五層採光和祭掃便利性較佳,但位置越好,價格也越高。
優勢
- 節省佔地空間
- 改善生態環境
- 改變傳統喪葬觀念
- 採用現代科技
表格:壁葬格位尺寸及價格
格位類型 | 尺寸 (平方公尺) | 價格 (參考) |
---|---|---|
單穴壁葬 | 0.2 | 待詢 |
雙穴壁葬 | 0.4 | 待詢 |
壁葬牆
壁葬牆是古代墓葬中常出現的特色建築,在東亞、東南亞和歐洲等地區都有發現。壁葬牆具有多種用途,包括隔離墓室、支撐墓頂和裝飾墓室等。
壁葬牆的類型
壁葬牆根據其位置和用途,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類型 | 位置 | 用途 |
---|---|---|
內壁牆 | 墓室內部 | 隔離不同墓室 |
外壁牆 | 墓室外部 | 支撐墓頂 |
前壁牆 | 墓室入口處 | 隔離墓室,形成前室 |
後壁牆 | 墓室後方 | 支撐墓頂,形成後室 |
側壁牆 | 墓室左右兩側 | 隔離墓室,形成側室 |
壁葬牆的結構
壁葬牆的結構通常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 基座:埋於地下的牆壁部分,提供支撐力。
- 牆身:牆壁的主體部分,通常由石材、磚塊或土坯砌成。
- 頂部:牆壁的頂端,可以是平頂、拱頂或弧形頂。
- 開口:牆壁上留設的孔洞,可以是門洞、窗洞或龕洞。
壁葬牆的裝飾
壁葬牆的裝飾形式豐富多彩,常見的裝飾手法有:
- 反映社會等級:壁葬牆的大小、裝飾精美程度和用材反映了墓主人的社會地位和財富。
- 體現宗教信仰:壁葬牆上的壁畫或雕刻往往反映了墓主人的宗教信仰和喪葬觀念。
- 具有藝術價值:壁葬牆上的裝飾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是研究古代藝術和文化的重要資料。
- 提供歷史信息:壁葬牆上的銘文或圖像可以提供重要的歷史信息,有助於瞭解墓主人的生平和時代背景。
世界各地的壁葬牆
壁葬牆在世界各地都有發現,最著名的例子包括:
- 中國:秦始皇陵、漢陽陵、明定陵等
- 韓國:高靈大陵園、安嶽陵園等
- 日本:高松塚古墳、キトラ古墳等
- 泰國:素可泰古城中的西瓦泰寺等
- 埃及:圖坦卡蒙墓等
- 歐洲:羅馬地下墓穴、聖索菲亞大教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