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道面:地球繞太陽軌道之平面
黃道面,定義為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軌道平面,與地球赤道面相交的角度為 23°26’。此平面不受地球自轉影響,而是由地球環繞太陽的平動軌跡所決定。
受月球和行星重力影響,黃道面在空間中持續變動,但始終通過太陽中心。黃道面與天球相交形成大圓,稱為黃道。


術語對應表
術語 | 定義 |
---|---|
黃道面 | 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軌道平面 |
黃道 | 黃道面與天球相交的大圓 |
赤道面 | 地球自轉平面的投影 |
交角 | 黃道面與赤道面的相交角度 |
平動 | 天體在軌道上沿指定方向的運動 |
重力 | 天體間相互吸引的力 |
軌道 | 天體圍繞另一天體運行所形成的封閉曲線 |
黃道面意思
黃道面是指太陽系中各行星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是天體在太陽系中運動的重要參考平面。
定義
黃道面是一種抽象的概念,並非實際存在的物理平面,而是用於描述太陽系中天體運動的二維平面。它被定義為地球軌道平面的延伸。由於地球軌道是一個橢圓,黃道面也被認為是一個橢圓形平面。
特徵
黃道面具有以下特徵:
- 朝向:指向太陽視黃極
- 傾角:相對於地球赤道面傾斜約23.5°
- 上交點:位於白羊座和雙魚座交點,稱為春分點
重要性
黃道面在太陽系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 天體運動參考平面:行星、彗星和小行星等天體的軌道都在黃道面上或接近黃道面,因此黃道面是研究這些天體運動的關鍵參考平面。
- 黃道星座:黃道面上分佈著12個黃道星座,這些星座標誌著太陽在一年中不同時間所在的位置。
- 月亮軌道:月亮繞地球公轉的軌道平面與黃道面有約5°的傾角。
黃道面與赤道面的交角
黃道面與地球赤道面相交,形成兩條交線:
- 春分點:黃道面與赤道面北半球相交點
- 秋分點:黃道面與赤道面南半球相交點
兩點相距180°,將赤道面分為南北半球。
公式 | 描述 |
---|---|
傾角 (i) | i = arctan(J2 / J3) |
上交點 (Ω) | Ω = arctan(J1 / J2) |
其中 J1、J2、J3 是地球軌道傾角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