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五大氏族

序言

新界五大氏族,又稱新界五大族、新界五大家族、新界五大望族或新界五大宗族,是指新界原居民中的錦田鄧氏、新田文氏、上水廖氏、上水侯氏及粉嶺彭氏。他們都是宋明期間移居至現時香港的新界地區的漢族氏族,如今分散於新界各處,使用圍頭話作為主要溝通語言。

香港五大氏族 Play

粉嶺彭氏

彭氏原籍福建漳州,明朝末年遷居深圳龍崗。清朝初期,彭氏始祖彭玉珍率族人遷入粉嶺,開基立村。彭氏在粉嶺發展迅速,成為當地的大族,擁有彭墟、龍躍頭墟等多個墟市,對粉嶺的繁榮貢獻卓著。

香港五大氏族

上水侯氏

侯氏原籍福建永定,北宋末年遷居新界上水,為上水鄉的開基祖。侯氏早於廖氏移居上水,並建立墟市,成為上水鄉的領導村族。然而,清朝期間,廖氏逐漸取代侯氏,成為上水的領袖氏族。

上水廖氏

廖氏原籍福建永定,元末遷居深圳元朗。明朝中期,廖氏祖先自玉攜族人遷入上水鄉,成為開基祖。廖氏通過假扮鬼怪,迫使原居上水鄉的簡氏族人遷走,佔據現址。廖氏建立石湖墟,成為新界北部主要的農產市場,積累巨額財富。廖氏對教育重視,創辦多所學校,其中鳳溪第一中學為香港校園面積第二大的中學。

新田文氏

文氏原籍江西吉安,南宋末年遷居深圳東莞。明朝永樂年間,文氏祖先文世歌率族人遷入元朗新田,成為開基祖。文氏在新田繁衍生息,擁有仁壽圍、石湖圍等多個村落。文氏曾坐擁落馬洲一帶大片土地,在新界西北地區頗具影響力。

錦田鄧氏

鄧氏原籍江西吉水,北宋初年遷居新界錦田。鄧氏為新界五大氏族之首,人口最多,土地最廣。鄧氏元禎房聚居元朗屏山,元亮房聚居錦田。鄧氏分支廣泛,分佈於新界各地,建立多個墟市,促進了新界的經濟發展。鄧氏對新界地區的開發和進步,功不可沒。

表格總結

氏族 祖籍 開基時間 分佈區域 人口
錦田鄧氏 江西吉水 北宋初年 新界各地 10萬人
新田文氏 江西吉安 明朝永樂年間 新田及周邊地區 5000人
上水廖氏 福建永定 明朝中期 上水鄉及周邊地區 5000人
上水侯氏 福建永定 北宋末年 上水鄉 不詳
粉嶺彭氏 福建漳州 明朝末年 粉嶺及周邊地區 不詳

香港五大氏族

族譜淵源與發展

香港五大氏族源自廣東珠三角地區,於清朝年間遷居香港,並在香港歷史發展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氏族 起源地 遷港時間
何東 廣東寶安 1880 年代
李煜堂 廣東南海 1860 年代
周壽臣 廣東新會 1850 年代
邵逸夫 廣東順德 20 世紀初
馬應彪 廣東香山 1880 年代

商業與經濟成就

香港五大氏族在商業和經濟領域取得顯赫成就,奠定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基礎。

氏族 主要產業 知名企業
何東 銀行、航運 匯豐銀行、九龍倉
李煜堂 航運、保險 東亞銀行、怡和洋行
周壽臣 製糖、地產 周大福、新世界發展
邵逸夫 媒體、娛樂 無線電視、邵氏兄弟
馬應彪 航運、地產 太古集團、九龍巴士

社會與文化影響

除了商業成就,香港五大氏族也對香港社會和文化產生深遠影響。

氏族 社會貢獻 文化影響
何東 捐款興建學校、醫院 積極參與慈善事業
李煜堂 資助教育、文化事業 設立李煜堂書院
周壽臣 興建公共設施、公園 促進慈善事業發展
邵逸夫 資助教育、醫院建設 推廣粵劇文化
馬應彪 投資公共事業、地產 贊助文化活動

世代傳承與現代影響

時至今日,香港五大氏族已傳承至數代,其龐大的家族企業和社會影響力依然存在。這些氏族透過基金會和慈善機構持續回饋社會,並繼續在香港經濟和文化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延伸閲讀…

新界五大氏族

新界五大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