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中通寶 | 性質 | 文字 | 大小 | 規格 |
---|---|---|---|---|
安南阮朝 | 黃銅質 | 錢文隸書 | 小平 | 寬郭重輪、背有「安南」二字 |
光中通寶:古代錢幣的傳承
在古代,隨著經濟文化的交流,光中通寶在日本、朝鮮、安南等地傳遞,並衍生出日本、朝鮮、安南的方孔圓錢。這些錢幣也流入中國,並在市場上與中國錢並行不悖地流通。


光中通寶以紅褐雜銅或青黃銅鑄成,體薄如紙,大小雜陳,文字瘦弱,品相甚差。其四字楷書,直讀,所見多光背無文,有少數面背現重輪者。
目前光中通寶的存世量還是比較高的,價格上也會是比較穩定。隨著收藏錢幣的人越來越多,對錢幣品相的要求越來越高,錢幣價格上漲的勢頭也會隨之前進。
光中通寶:宋代經濟繁榮的象徵
光中通寶,是宋朝真宗趙恆時期發行的流通貨幣,在宋代錢幣史上佔據着重要的地位。
1. 光中通寶的歷史背景
宋代經濟繁榮,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貨幣流通需求,宋政府多次發行新錢幣。光中通寶就是真宗時期發行的錢幣之一,發行時間很短,僅僅流通了三年。
2. 光中通寶的形制
光中通寶錢幣形制為圓形,正面鑄有“光中通寶”四字隸書,背面無字,中央有圓孔。錢幣大小分大、中、小三種,其中:
大小 | 直徑 (mm) | 重量 (克) |
---|---|---|
大 | 40-42 | 15-20 |
中 | 30-32 | 10-15 |
小 | 20-22 | 5-10 |
3. 光中通寶的文化意義
光中通寶是宋代經濟繁榮的象徵,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例如,錢幣上的圖案和文字,就記錄了當時的風俗習慣和政治文化。
4. 光中通寶的收藏價值
光中通寶存世量較少,特別是大尺寸的錢幣更加珍貴,是錢幣收藏愛好者的熱門收藏品之一。
光中通寶的銘文研究
對光中通寶的銘文進行研究,可以幫助我們瞭解宋代錢幣鑄造的技術和工藝水平。例如,通過對銘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錢幣是在哪個地方鑄造的,以及鑄造的時間和工匠的名字等信息。
光中通寶的歷史意義
光中通寶作為宋代錢幣史上的一個重要品種,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研究價值。通過對它的研究,我們可以更加深入地瞭解宋代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
參考資料
- 《中國錢幣大辭典》
- 《宋代貨幣史》
- 中國錢幣學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