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有象:一個傳統吉祥紋樣的演變

大象:一個有傳説和美稱的吉祥物

太平有象意思 Play

大象因其誠實忠厚的形象成為全世界的吉祥物,而「太平有象」這一段成語則源於南宋,其形象又脱胎於藏傳佛教七政寶中的白象寶。在漢族傳統文化中,象與祥字諧音,故象被賦予了更多吉祥的寓意。

「太平有象」的演變

太平有象意思

從商朝青銅器中的象尊,到唐宋兩朝的繪畫中的白象寶,再到明代宮廷藝術的摩尼三寶珠與切瑪,白象寶形象在不同的時代都存在著不同的形式。在演變的最後,瓶獲得獨立而切瑪消失,大象直接nología花瓶,以形來附會民間大為流行的「太平有象」一詞。

「太平有象」的意義和考量

「太平有象」一詞代表著天下太平、五穀豐登,並象徵着普通百姓的生活盼望。清代皇帝崇信藏傳佛教,與白象寶相關的太平有象在清宮風行,器物組合、樣式繁多,造型、裝飾豐富且至臻完美。

「太平有象」在宮廷藝術中的表現

在清代宮廷藝術中,太平有象形象被廣泛應用於不同工藝作品上,包括畫作、陶器、墨譜和陳設。這些作品展現出皇室成員的統治理想和普通百姓的生活盼望。

太平有象意思:吉祥圖案背後的寓意與歷史

“太平有象”這一經典吉祥圖案內涵着多重寓意,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本文將深入解析“太平有象”的字面含義、歷史淵源、文化象徵及其在當代的意義,帶領讀者領略這一圖像背後深厚的文化底藴。

一、字面含義

“太平有象”出自《後漢書·西羌傳》:“昔伯高不遠千里,求遺像以鎮西戎。今宜遠跡絕域,取奇獸以為鎮國,示太平之象,鎮諸侯之心,永享無疆之福也。”

句中“太平之象”指的就是大象。這句話的意思是,古時候伯高為了安撫西戎,遠行千里尋找奇異的動物來鎮守邊疆。如今朝廷應當效仿,前往遙遠的國度尋找奇獸來鎮護國家,以此展現太平盛世的景象,安撫諸侯之心,永享和平與繁榮。

二、歷史淵源

“太平有象”的觀念最早可追溯到漢代。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了一隻大象,作為和親的禮物贈送給匈奴。大象在當時被視為稀有珍貴的動物,其體型巨大、力大無窮,象徵着威武和力量,被認為是吉祥的象徵。漢武帝將大象視為太平盛世的象徵,將其列為皇家苑囿中的珍稀動物,並將其形象應用於各種藝術創作中。

三、文化象徵

“太平有象”在漢代以後逐漸演變成一種重要的文化象徵。大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視為吉祥之物,象徵着和平、昌盛、力量和智慧。在民間傳説中,大象被認為是神獸,能夠帶來好運和福氣。因此,“太平有象” 的圖案被廣泛應用於各種藝術作品和裝飾品中,如繪畫、雕刻、陶瓷、刺繡等,表達人們對太平盛世的美好期盼。

四、當代意義

在當代社會,“太平有象”的寓意依然受到人們的重視。中國政府將大象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並積極開展大象保護工作。同時,大象的形象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現代藝術作品和商業設計中,象徵着和平、友誼和合作。

五、表格總結

關鍵詞 釋義
太平有象 象徵和平、昌盛、力量和智慧的吉祥圖案
歷史淵源 漢代
文化象徵 和平、昌盛、力量、智慧
當代意義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象徵和平、友誼、合作

除了以上內容,還可以進一步拓展關於“太平有象”的知識,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