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松常見病蟲害防治
羅漢松生性強健,管理較為簡便,惟須注意預防葉枯病、新葉蚜、介殼蟲等三大病蟲害,確保羅漢松健康成長。現總整理各花場種植經驗,詳述以下病蟲害特徵及防治要點:


三. 介殼蟲
- 特徵:寄生於葉脈、枝條夾角,吸收樹液,排出白色薄膜狀物質。
- 傳播:極快,藉由風力傳播擴散。
- 影響:吸食汁液,導致葉片發黃,枝梢枯萎,並誘發煤污病。
- 原因:高濕度環境。
- 防治:使用速撲殺或於培養土中添加呋喃丹。
二. 新葉蚜
- 特徵:常見蟲害,成蟲呈 красно-бурый 或赤紫色橢圓形,腹管截斷形。
- 危害:聚集在嫩梢及嫩葉背面吸食汁液,造成生長不良,葉片變小、發黃,樹勢衰弱。
- 生活史:卵於枝條上越冬,4 月孵化為若蚜,5-6 月猖獗,7 月後蟲口減少,10 月產卵越冬。
- 防治:發現早期,使用百菌清、代森銨或波爾多液等殺菌劑噴灑,連續 2-3 次,每 7-10 天一次。
一. 葉枯病
- 特徵:發生於嫩葉,染病葉片發紅,病斑不規則,向葉基蔓延造成半葉枯死,後為淡褐色,病部正反兩面產生黑點。
- 影響:嚴重影響生長和觀賞價值。
- 原因:真菌感染,通過傷口或嫩葉侵入。
- 防治:冬季剪除枯枝、病葉,加強管理;發病早期使用代森銨、百菌清等殺菌劑噴灑。
防治措施總結
病蟲害 | 防治措施 |
---|---|
葉枯病 | 剪除枯枝、病葉;加強管理;使用殺菌劑 |
新葉蚜 | 使用殺蟲劑(百菌清、代森銨) |
介殼蟲 | 使用殺蟲劑(速撲殺);添加呋喃丹 |
羅漢松介殼蟲:危害羅漢松的隱形殺手
羅漢松介殼蟲是一種常見的害蟲,會危害羅漢松和其他針葉樹。這些害蟲體積微小,難以察覺,但可能會對植物造成嚴重的損害。
羅漢松介殼蟲的種類和特徵
羅漢松介殼蟲有多種不同的種類,每種類型的外觀和活動模式略有不同。常見的種類包括:
種類 | 特徵 |
---|---|
褐圓盾介殼蟲 | 橢圓形,棕色,大小約 2-3 毫米 |
白蠟介殼蟲 | 身體被一層白色蠟質物質覆蓋,大小約 1-2 毫米 |
茶褐介殼蟲 | 橢圓形,深棕色,大小約 1-2 毫米 |
羅漢松介殼蟲的危害
羅漢松介殼蟲會以羅漢松的樹液為食,導致植物營養不良和生長遲緩。它們也會分泌蜜露,形成一層黏膩的物質,覆蓋在葉片和枝條上,吸引螞蟻和其他害蟲。嚴重侵染的情況下,羅漢松介殼蟲可能會導致植株死亡。
羅漢松介殼蟲的防治方法
防治羅漢松介殼蟲,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物理防治方法:
- 手動去除:使用棉花棒或軟毛刷輕輕刷除介殼蟲。
- 水柱沖洗:使用強勁的水柱沖洗受感染部位,沖走介殼蟲。
化學防治方法:
- 定期檢查植物:仔細檢查羅漢松葉片和枝條是否有介殼蟲的存在。
- 保持植物健康:適當施肥和澆水,確保植物健康和健壯。
- 使用抗蟲害品種:種植對羅漢松介殼蟲有抗性的羅漢松品種。
- 防治螞蟻:螞蟻會保護介殼蟲,所以控制螞蟻有助於防止介殼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