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方式 | 原因 | 症狀 |
---|---|---|
1. 斷水 | 過多水分 | 白色粉末或掛流現象 |
2. 乾燥 | 水分 | 通風晾乾、用抽機抽乾、用烤燈或火焰噴射加熱 |
3. 清洗 | 鹼性物質 | 選用花崗石清洗劑 C116 |
4. 防護 | 水分滲透 | 塗刷奧亞滲透性防護劑 |
1. 選用奧亞滲透性防護劑 | 水分滲入 | 避免石材吸入過多水分 |
2. 使用低水灰配比 | 過量水分 | 降低一次白華發生 |
3. 塗刷奧亞底面石材增強劑 | 金屬離子 | 增加粘結力 |
1. 矽酸鹽水泥中的 CaO 水化成 Ca(OH)2 | Ca(OH)2 與空氣中的 CO | 白色沉積的 CaCO |
2. 石膏遇水完全解理 | Ca(OH)2 溶解度最大 | 鹼度維持 |
3. 水泥熟料加入石膏 | 水泥中配料是 CS 和 C3S | 水化形成 Ca(OH)2 |
1. 濕法鋪裝使用水泥 | 石膏性白華 | 過多水分 |
2. 矽酸鹽水泥 | 鹽性白華 | 水分滲透 |
1. 水分滲透水泥砂漿 | 氫氧化鈣 | 碳酸鈣或硫酸鈣 |
2. 水分蒸發 | 析出白色結晶物 | |
1. 類似鐘乳石的概念 | 水皂垢 | 石材表面、接縫、裂縫 |
2. | 碳酸鈣或硫酸鈣 | |
1. 使用 Wet Mop 擦拭石材表面 | 水分 | 雨水、空氣濕氣、漏水、濕拖把、淋浴用水 |
2. 失當的保養知識 | 紫外線 | 失去亮麗氣質 |
1. 使用大理石會越磨越亮 | 錯誤的保養方法 | 短期內失去亮麗外表 |
2. | 敲掉重鋪 | |
1. 水分 | 預防 | 石材底下未完全水化的厚水泥砂層 |
2. 使用過濕拖把 | 慢性生長型的霧氣返鹼、鹽類結晶與白華 | |
1. 過多水分滲入牆內 | 水泥砂漿 | 化學變化 |
2. | 形成白色結晶 | |
1. 濕法鋪裝 | 石膏 (CaSO4.2H2O) | 酸性溶液 |
2. | 覆蓋住石材 | |
1. 水化作用 | Ca(OH)2 | CaCO |
2. | 泛白 | |
1. 白華與剝蝕相似 | 肉眼 | 辨別困難 |
2. | 白華是石膏產生,剝蝕是石灰產生 |
石材吐白現象與防止方法
石材吐白現象是指石材表面出現白色結晶或粉末狀物質的現象,其原因主要是水分和鹽分從石材內部滲出到表面,並蒸發後形成晶體或粉末。石材吐白現象不僅會影響石材的外觀,還會降低其強度和耐久性。


石材吐白現象的成因
石材吐白現象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成因 | 原因 |
---|---|
水分滲透 | 水分從石材表面或背面滲入石材內部,並與石材中的鹽分結合 |
鹽分結晶 | 水分蒸發後,鹽分結晶析出在石材表面 |
酸性物質侵蝕 | 酸性物質與石材中的碳酸鈣反應,產生可溶性鹽分 |
凍融融化 | 石材中的水分在寒冷天氣下結冰,導致石材結構和孔隙率的變化,從而加速鹽分滲出 |
石材吐白現象的預防方法
預防石材吐白現象,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預防措施 | 方法 |
---|---|
防水處理 | 使用防水劑或塗料於石材表面形成防水層 |
防污處理 | 使用防污劑或密封劑於石材表面形成防污層 |
避免酸性物質接觸 | 遠離酸性物質,如酸雨、工業廢水 |
定期清潔 | 定期使用中性清潔劑清潔石材表面,去除污垢和鹽分 |
避免過度潮濕 | 保持石材周圍環境的乾燥,避免過度潮濕 |
石材吐白現象的處理方法
如果石材已經出現吐白現象,可以使用以下方法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