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芙蓉:台灣特有的千面美人
山芙蓉,一種高大的灌木,因其變幻的花色而得名「千面美人」。它在台灣特有的環境中繁衍,展現了令人驚豔的多姿樣貌。
花朵特徵


山芙蓉的花朵具有獨特的掌狀葉和被毛覆蓋的枝葉。其花的形態為單生,由五片花瓣組成。最顯著的特徵在於其雄蕊,呈筒狀包圍著花柱,形成稱為「單體雄蕊」的結構,是錦葵科植物的特質。
花色變化
山芙蓉最令人著迷的特性莫過於其隨時間變化的花色。清晨盛放時,花朵如白玉般純淨無瑕;到了中午,轉為嬌嫩的粉紅色,宛若青春少女;而傍晚時分,花色逐漸加深,化作醉人的桃紅。這種變幻無窮的色澤,宛若經歷了三番醉酒,因而得名「三醉芙蓉」。
別稱緣由
山芙蓉的別稱「拒霜花」來自於它能在霜降節氣後盛開。當其他花朵凋謝休眠時,山芙蓉卻在蕭瑟的深秋綻放,為山野增添一抹亮眼的色彩。至於「狗頭芙蓉」的稱呼,則源自於它被切片製成草藥的用途。
賞花之旅
想要欣賞山芙蓉的絕美丰姿,可前往台灣全島海拔 2000 公尺以下的日照充足地帶。路旁、森林邊緣、溪畔和海岸都能發現它的身影。除了著名的中研院生態池畔,基因體中心的西北側草地亦有數株山芙蓉可供欣賞。
特徵 | 描述 |
---|---|
學名 | Hibiscus taiwanensis S.Y. Hu |
科名 | 錦葵科 (Malvaceae) |
身高 | 高大灌木 |
枝葉 | 被毛 |
葉形 | 掌狀淺裂 |
花型 | 單生 |
花瓣 | 五片 |
雄蕊 | 單體雄蕊 |
花色 | 早晨:白色;中午:粉紅色;傍晚:桃紅色 |
別稱 | 三醉芙蓉、拒霜花、狗頭芙蓉 |
賞花時機 | 霜降節氣後 |
賞花地點 | 日照充足的地區,如路旁、森林邊緣、溪畔、海岸 |
山芙蓉像什麼:從外觀到意象探索
山芙蓉,一種綻放於山林間的絢麗花卉,以其迷人的外觀和豐富的意象而聞名。從形態到色澤,從花語到文化寓意,山芙蓉猶如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等待我們去細細欣賞。
形態上的比喻
形態特徵 | 比喻 |
---|---|
花瓣重疊 | 胭脂雲霞 |
花蕊纖細 | 銀針玉簪 |
花葉嬌嫩 | 碧玉翡翠 |
花苞初綻 | 含苞待放的蓓蕾 |
花朵盛開 | 亭亭玉立的蓮花 |
色彩上的聯想
色彩 | 意象 |
---|---|
白色 | 純潔、高雅 |
粉色 | 清麗、淡雅 |
紅色 | 熱情、奔放 |
紫色 | 神秘、尊貴 |
黃色 | 温暖、希望 |
花語上的解讀
花語 | 意涵 |
---|---|
傾慕 | 對愛情的仰慕與追求 |
暗戀 | 心中難以言表的愛意 |
優雅 | 不卑不亢的氣質與風采 |
自由 | 不受束縛的靈魂與追求 |
幸福 | 渴望被愛與被珍視 |
文化上的寓意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山芙蓉有著深厚的寓意。
- 吉祥之花:山芙蓉又名「扶桑」,傳説中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因此被視為吉祥如意的象徵。
- 君子之花:山芙蓉花姿端莊,花期長久,故被視為君子的化身,象徵著正直、高潔和堅韌不拔的精神。
- 愛情之花:山芙蓉的艷麗和柔美,讓它成為愛情與美貌的代名詞,在許多傳説和故事中,都有著關於山芙蓉與愛情的主題。
結語
山芙蓉,一種看似平凡的花卉,卻藴含著豐富的意象與文化內涵。從形態上的比喻到色彩上的聯想,從花語上的解讀到文化上的寓意,山芙蓉猶如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等待我們去細細品味。
延伸閲讀…
千面美人~山芙蓉- 紫衣詩畫坊
台灣特有植物—山芙蓉花色一日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