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囊經》中的天地之法

摘要

《青囊經》闡述了陰陽五行之理在風水學中的重要性,認為天地萬物皆由陰陽二氣所化,並提出「天之所臨,地之所盛」的觀念。

內文

氣行地間化生萬物

天地之氣運行於地,形成山川之形,並滋養萬物生長。故而,觀山川之形,察天地之氣,可推斷人理之規。

青囊經 Play

天地之運星象對應

天上有五星,地有五行,相輔相成。星宿與山川相對應,故而,觀星宿之位,察山川之形,可知吉凶禍福。

四七為經五德為緯

青囊經

二十八宿為經,金木水火土五星為緯,運轉天地,垂照大地。

七政樞機天地循環

七政(二十八宿)運行如樞紐,流通天地間之氣,主宰萬物興衰。

地承天光陰陽相應

天之星光照臨大地,地之形氣承接天光。陰陽相生相剋,相互依存,共生萬物。

陰陽平衡福祿永貞

陰陽平衡,福祿永存。陰陽失衡,禍患相隨。

形停氣聚生機化物

山川之形停止,界水之氣聚攏,形成生機,孕育萬物。

氣通天地影響人鬼

天地之氣感應相通,作用於人與鬼,影響吉凶禍福。

表格:二十四山五行歸屬

二十四山 五行

《青囊經》:道家醫學經典

《青囊經》是道家醫學的重要經典著作,傳説是黃帝與岐伯論述醫學時所編寫的。其名源於相傳黃帝將九卷醫書裝入青色囊袋中,故稱《青囊經》。

內容概要

《青囊經》共分九卷,內容涵蓋了以下方面:

卷數 名稱 內容
卷一 上經 望聞問切、四診合參
卷二 中經 經絡腧穴、針灸療法
卷三 下經 內傷雜病、方劑配伍
卷四 神經 祝由醫術、驅邪治鬼
卷五 玉真要經 服食養生、煉丹術
卷六 黃庭經 吐納導引、內丹心法
卷七 玉房經 房中術、男女調理
卷八 黃中經 氣功養生、闢穀延年
卷九 太一生水經 補益腎精、延年益壽

理論基礎

《青囊經》遵循道家醫學的理論基礎,認為人體是一個小宇宙,與天地相應。疾病的發生是由於人體陰陽失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治療的目的是恢復陰陽平衡,疏通氣血,從而達到治病養生的效果。

治療方法

《青囊經》治療疾病的方法包括:

延伸閲讀…

《青囊經》原文及譯文

青囊經

《青囊經》對後世中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理論和方法成為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