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人所推動的四大志業:慈善、醫療、教育、人文**

慈濟的人道關懷事業遍及全球,涵蓋慈善、醫療、教育和人文領域,被稱為「四大志業」。同時推動「一步八法印」,包括骨髓捐贈、環境保護、小區志工和海外賑災,期許帶動更多人發揮善心,進而讓社會更加和諧友愛。

四大八法 Play

慈善志業:「教富濟貧,濟貧教富」

慈善志業從幫助弱勢家庭開始,延伸至心靈關懷,包括長期扶助、緊急救援、居家照護和海外慈善。著重不僅在於賑濟,更以「教富濟貧,濟貧教富」的理念,引導捐贈者體驗無私奉獻的快樂,並幫助受助者重建信心,進而改善生命。

四大八法

醫療志業:「以人為本,以病為師」

慈濟認為貧病交加是社會一大問題,因而設義診所為貧苦大眾服務,並逐步建立起六家綜合醫院,推動「醫療志工」制度。醫院秉持「身、心、靈」整合的照護理念,提供貧困病患免費就醫,並定期組織義診團隊深入偏遠地區。

教育志業:「教之以德,育之以禮」

慈濟的教育體系包含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和研究所,強調「尊重生命、肯定人性」的宗旨,以「品德教育、生活教育、全人教育」為目標。慈濟相信,透過教育傳遞善念,可以塑造下一代的倫理價值觀,讓社會更具祥和。

人文志業:「人品典範,文史流芳」

人文志業旨在表彰人性的光輝,發掘社會各角落的善行義舉。透過文字、攝影和紀錄片等形式,傳揚典範事蹟,鼓勵大眾學習他們的無私精神。

海外賑災:「大愛地球村,真情膚苦難」

自1991年孟加拉水患開始,慈濟陸續在全球74個國家提供緊急援助。根據「直接、重點、尊重、務實、及時」的原則,慈濟優先提供糧食、衣物和醫療服務,並協助重建家園、開挖水源。儘管遭遇困境,但「尊重生命」的信念始終不變。

影響與意義

慈濟的四大志業和一步八法印,對於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透過無數志工的奉獻,慈濟幫助無數貧困、病痛和受災者恢復尊嚴和希望,同時也帶動大眾省思人性的善與美。慈濟的精神將持續流傳,感召更多人加入關懷與助人的行列。

志業 宗旨 主要活動 影響
慈善 扶弱濟貧、心靈關懷 長期資助、緊急救援、居家照顧、海外慈善 改善弱勢羣體生活、提振受助者信心
醫療 以人為本、以病為師 免費救治、醫療志工、海外義診 彌補醫療資源差距、減輕病患經濟負擔
教育 尊重生命、肯定人性 學前至研究所教育、社會教育 塑造健全人格、傳遞善念價值觀
人文 表彰善行、傳揚典範 文學、影像、紀錄片等形式 激勵大眾向善
海外賑災 大愛無國界、真情膚苦難 糧食、衣物、醫療援助、重建 減輕受災者痛苦、恢復家園生計

四大八法

在武術的世界中,「四大八法」是一套基本功法,為各種武術技法的基礎。它包含了四種基本姿勢(四大)和八種基本手法(八法),是武術練習者必學的入門功夫。

四大

姿勢 説明
兩腿張開與肩同寬,膝蓋彎曲,身體前傾,重心低
雙腳前後成丁字步,前腳膝蓋彎曲,後腳伸直,重心在前腳
一隻腳在前,另一隻腳在後,兩膝彎曲,身體側面朝向前方,重心在前腳
一隻腳在 前,另一隻腳在後,後膝跪地,重心在前腳

八法

手法 説明
手掌向前向下劈,力從肩發
手掌向前向上拍擊,力從肘發
手指併攏向前刺出,力從腕發
拳頭緊握向前方推出,力從肩發
手肘向前向上擊出,力從肘發
肩膀向前向下撞擊,力從肩發
膝蓋向上頂出,力從腿發
腳尖向下蹬踏,力從腿發

四大八法的應用

四大八法在武術中的運用非常廣泛,可以衍生出許多不同的招式和技法。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