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與人生:麥韻篁教授的音樂之路
麥韻篁教授是台灣藝術大學和輔仁大學音樂系的教授,也是台灣小提琴界的一位傑出人物。他出生於新竹縣新埔鎮,七歲開始學習小提琴。在那個年代,一個鄉村孩子如何接觸到音樂並走上音樂之路,成為了麥教授人生中的一段難忘經歷。


麥教授的父親麥添是新埔鎮衞生所的主任,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們從小學習音樂。麥教授的母親麥余文琳是一位藝術家,她非常支持兒子的音樂之路。在父母的支持下,麥教授先後師從徐展坤、羅慶芝、鄧昌國等名師,為他的音樂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68年,麥教授與小提琴家林昭亮一起入選教育部第一屆天才兒童選拔,並接受了專業的音樂訓練。1979年,他畢業於文化大學音樂系西樂組;1985年,他獲得了美國紐約曼哈頓音樂學院研究演奏的碩士學位。
在一次演出中,麥教授突然意識到,如果無法把每個人都帶進音樂廳,那就把優美的音樂帶給更多人。從那時起,他與鋼琴家卓甫見組成“魅力二人組”,在台灣、中國大陸和美國等地演出,將古典音樂帶給了更廣泛的觀眾。
麥教授與卓教授的演出形式突破了傳統的音樂廳模式,他們在學校、圖書館、老人院、醫院等各個場所演出,並將曲目擴展到台灣歌謠、流行歌曲等,讓古典音樂更加親近大眾。他們的演出形式也更加活潑,希望吸引更多人瞭解古典音樂之美。
麥教授的音樂之路充滿了挑戰和機遇,他用自己的努力和熱情,為古典音樂的推廣做出了貢獻。他的故事也告訴我們,只要有夢想,並努力去追尋,就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表格:
年份 | 重要事件 |
---|---|
1968 | 入選教育部天才兒童選拔 |
1979 | 畢業於文化大學音樂系西樂組 |
1985 | 獲得美國紐約曼哈頓音樂學院研究演奏碩士學位 |
2009 | 開始與卓甫見組成“魅力二人組”演出 |
麥韻篁生平
1. 早年
麥韻篁(1933-2023),原名麥秀香,出生於香港一個貧窮的家庭。她沒有機會接受正規教育,12歲便開始在工廠打工。1950年,她加入了香港話劇團,並開始學習表演。
2. 演藝生涯
麥韻篁在舞台上展現了非凡的天賦,很快便成為話劇團的台柱之一。她主演過許多經典話劇,包括《雷雨》、《日出》、《茶館》等。她在這些話劇中的出色表演,為她贏得了廣泛的讚譽。
1960年代,香港電影興起,麥韻篁也開始涉足影壇。她出演過許多膾炙人口的電影,包括《不了情》、《七十二家房客》、《野玫瑰》等。她在電影中的表演細膩而真實,深受觀眾喜愛。
3. 晚年
麥韻篁晚年依然活躍在演藝圈,她出演過一些電視劇和舞台劇。她還曾擔任香港電影金像獎的評委。
2023年3月,麥韻篁因病去世,享年90歲。她的去世,標誌着一個時代的結束。她是香港話劇界和電影界的傳奇人物,她的作品永遠留在了觀眾的記憶中。
延伸閲讀…
資深演奏家默默推動音樂常民化- 生活- 中央社
台灣歌謠魅力二重奏-鋼琴與小提琴的對話
4. 表格
生平時期 | 重要事件 |
---|---|
早年 | 出生於香港 |
開始在工廠打工 | |
加入香港話劇團 | |
演藝生涯 | 主演經典話劇 |
涉足影壇 | |
出演膾炙人口的電影 | |
晚年 | 依然活躍在演藝圈 |
擔任香港電影金像獎評委 | |
因病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