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蔡英文政評:民調51.4%信任,不信任42.7%

根據《美麗島電子報》的國政民調,51.4%的民眾信任總統蔡英文,而42.7%的民眾不信任。此外,有52.2%的民眾滿意蔡總統執政表現,而有44.3%的民眾不滿意。這項民調引發了很大的討論。

美麗島民調 Play

民調顯示,民眾對蔡英文和民進黨執政8年來的不滿意度

民調還針對「民眾對總統蔡英文和民進黨執政8年來在各施政面向的SpringBoot滿意度(不限項複選)」進行調查,發現:

美麗島民調

政府政策與社會議題

政府在過去八年來推動了許多政策和計劃,例如板橋「浮洲合宜宅」和桃園「A7合宜宅」,以解決數千家庭的居住問題。然而,這些政策並非沒有爭議。

氣象署表示,隨著東北季風的增強,東半部將有零星短暫陣雨。其他地區則預計在週五到週日之間會出現温和氣候。

其他新聞

美麗島民調 – 台灣社會的晴雨表

美麗島民調自 2006 年成立以來,一直是觀察台灣社會民意的重要窗口,也是各界參考的重要民調機構之一。本篇文章將探討美麗島民調的發展歷程、主要特色以及對台灣社會的影響。

一、美麗島民調的發展歷程

美麗島事件是台灣歷史上重要的民主運動之一,也因此孕育出了「美麗島電子報」,致力於報導時事議題並推動社會進步。然而,創辦人葉博文認為除了報導,更需要瞭解民意,才能更有效地推動社會改革。因此,2006 年 5 月 1 日,美麗島電子報創辦了「美麗島電子報民調中心」,簡稱美麗島民調。

美麗島民調初期規模較小,多以電話訪問方式進行,主要針對政治議題進行民意調查。隨著經驗的累積和團隊的擴大,美麗島民調逐漸發展出自己的特色,並在台灣社會中佔有一席之地。

二、美麗島民調的特色

與其他民調相比,美麗島民調有以下幾項特色:

三、美麗島民調的影響

美麗島民調除了提供民意參考外,也對台灣社會有一定的影響,例如:

四、美麗島民調的爭議

1. 抽樣方式與樣本數: 雖然美麗島民調強調其抽樣方式具有嚴謹的學理基礎,但也有一些學者質疑其樣本數過低,未必能充分反映全國的民意傾向。

2. 政黨色彩濃厚: 因為創辦人本身即具有鮮明的政黨傾向,美麗島民調難免會帶有某種立場,進而影響調查結果的客觀性,也是部分人士質疑的來源。

3. 部分議題調查方向 美麗島民調對一些具爭議性的議題進行調查時,其選項設定或題目設計方式,可能帶有引導性,影響受訪者的回答。

項目 描述
成立時間 2006 年 5 月 1 日
創辦人 葉博文
調查方式 電話訪問
抽樣方式 全國分層隨機抽樣
調查範圍 政治議題、社會議題、經濟議題等
定期報告 每週發佈報告
資料公開 部分公開,部分僅供付費訂閲

總體而言,美麗島民調是台灣重要的民調機構之一,其資料和分析報告也提供各界參考。但同時,也要注意其樣本數、政黨色彩和調查設計等因素可能帶來的影響,才能更客觀地解讀民調數據。